旅遊情報

旅遊情報摘要 (2005年9月11日)
從今年5月28日至8月2日,在美國西華盛頓共發現7宗土拉菌病個案,其中2宗在Cowlitz郡發現。官員忠告市民應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受感染,例如不要處理或接觸嚙齒目動物或其它動物的屍體。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6日)
[編者註:土拉菌病,亦稱“兔子熱病”,是由細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 感染造成的。典型的土拉菌病細菌常於動物中發現,特別是齧齒動物、兔子及野兔。土拉菌病是一種易在鄉郊感染的疾病。一般人通過受感染的昆蟲叮咬(最常見的是壁虱),處理被傳染的動物或動物屍體,進食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吸入空氣中的細菌而被傳染。病徵會因感染途徑不同而有別,病徵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皮膚潰瘍、淋巴結腫脹、眼痛、肚痛、嘔吐、腹瀉、咳嗽等。抗生素能有效治療土拉菌病。]
美國威斯康辛州拉哥斯郡衞生當局證實在過去一星期共有3宗拉哥斯腦炎個案,3名患者分別是2歲、8歲及57歲。八月及九月份是拉哥斯腦炎的高峯期,衞生當局建議居民採取防蚊措施。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9日)
[編者註:拉哥斯腦炎是一種病毒感染,透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染。患者通常是六至十五歲的兒童。拉哥斯腦炎的潛伏期大約是一星期,患者會有發燒、頭痛、頸梗的病徵,近半患者會有抽筋,小部份更會有永久殘障,但拉哥斯腦炎的死亡率十分低。]
截至9月9日,近日在俄羅斯Astrakhan地區的西尼羅病毒感染疫情已導致60人受感染。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11日)
在科摩羅,過去兩個月已有超過1 000人感染麻疹,衞生官員正努力控制疫情。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10日)
在哥斯達黎加,今年至今已有超過19 000宗登革熱個案,其中30宗為登革出血熱個案,1人死亡。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8日)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Maniema省Libaku ya Suka開採鑽石的地區,自七月開始出現原因未明的疾病,已導致最少38人死亡,另有1 300人受感染。疫情懷疑是由肺鼠疫引起。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5日)
在最近8個星期內,位於英國倫敦東南的魯升地區有12名成人感染了退伍軍人病症。專家仍在調查這些個案是否有共同的感染源頭。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2005年9月6日)
截至八月下旬,伊朗今年共有65宗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個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在這些個案中,13宗為證實個案,其中5人已死亡。
(資料來源: 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7日)
[編輯註: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是由蜱咬而引致的出血熱病。接壤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詩坦俾路士坦省在2004年曾是主要受影響的地區。旅客前往疫區時須採取預防昆蟲叮咬的措施。]
印度衞生官員報告,從今年七月底起,在北方邦已有超過600人因感染日本腦炎而死亡。這次疫症爆發源自北方邦東部,並向該省首府勒克瑙蔓延。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9日)
在尼泊爾,過去兩個月的日本腦炎疫情已導致超過800人受感染,最少200人死亡。尼泊爾首都西面500公里的邊界城市根傑,是全國最受影響的地區之一,差不多在3個星期內有近60名患者死於日本腦炎。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9日)
印度首都新德里新增6宗登革熱個案,令個案總數增至70宗,其中3人死亡。西部孟加垃邦已大約有1 000人染上登革熱,其中15人死亡。疫情以加爾各答及附近的區鎮最為嚴重。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005年9月8日)
印尼再證實多7宗新小兒麻痺症個案,令感染人數增至242人。受影響的省份包括萬丹、楠榜、中爪哇、東爪哇和北蘇門答臘。
(資料來源:世界衞生組織 2005年9月9日)
在新加坡,平均每日約有80宗新的登革熱個案。截至現時為止,今年新加坡已有8 850宗登革熱個案,數字約為去年同期的兩倍。此外,8人因感染登革熱而死亡。
(資料來源:東盟疾病監測網 2005年9月7日)
衞生署證實今年第16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患者在八月尾從印尼回港,一天後出現發燒及腹瀉的病徵。患者現仍留院,情況穩定。
(資料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衞生署 2005年9月7日)
[編者註:到印尼旅遊人士應採取防蚊措施。市民亦須保持對登革熱的警覺性,積極清除蚊子滋生點。]
衞生署證實今年第15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患者在八月中至八月底曾前往台灣及泰國,回港後出現發燒、發冷、僵硬、輕微頭痛及肌肉痛的病徵。患者已康復。
(資料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衞生署 200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