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情報

旅遊情報摘要 (2005年1月23日)
由去年九月底至今年一月中,剛果首都的金沙薩共發生超過4萬宗腸熱病個案,多達200人死亡。疫症爆發主要是由於衞生環境惡劣和缺乏清潔食水而引起。
(資料來源:世界衞生組織 19/1/05)
布隆迪的卡文治地區在上週共出現64宗霍亂個案,其中4人死亡。
尼日利亞有7個州出現霍亂疫情,當地共錄得超過2,800宗霍亂個案。疫症爆發的主因是居民無法得到清潔的食水。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19/1/05)
衞生署最近收到一宗由外地傳入的惡性瘧疾個案。患者為一名訪港美國遊客,曾於去年十二月底到訪過坦桑尼亞及肯尼亞,現時病情危殆。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衞生署 17/1/05)
[編輯註:旅客前往瘧疾流行地區,應採取防蚊叮咬措施,並諮詢旅遊醫學醫生是否需要服用預防瘧疾藥物。]
馬來西亞衞生部長宣佈登革熱個案在上月增加一倍至1,000宗,其中以吉隆坡增幅最顯著。登革熱爆發最初局限於雪蘭莪,聯邦疆土,檳城和彭亨,此後疫症擴散致吉打、馬六甲、柔佛、森美蘭、丁加奴州、吉蘭丹州、沙巴和砂勞越。
新加坡去年有超過8,500宗登革熱個案,數字是近十年的新高,亦差不多是2003年的兩倍。
(資料來源: 婆羅洲刊 17/1/05)
自去年聖誕節開始,澳洲北部下起連場大雨,期間有3名遊客和8名當地居民染上類鼻疽疾病,11名患者均須入院治療,其中3名遊客現時病情嚴重。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16/1/05)
[編者註:類鼻疽的病徵有發冷、發熱、咳嗽、血痰、肚瀉和出血斑。類鼻疽主要是經由皮膚傷口接觸了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而引起,但也可經由吸入或飲食而傳播。遊客應避免接觸泥土與靜止的水,亦可穿著長筒靴防止經腳和小腿感染疾病。]
屏東縣登革熱疫情仍然持續,每週仍有零星病例。台灣衞生署現正進行登革熱病毒流行病學的研究。
(資料來源 : 中央社18/1/05)
[編輯註:台灣全年皆有感染登革熱病的風險。旅客需時常注意蚊患及主動採取適當的防蚊措施。]
衞生署証實一宗外地傳入的瘧疾個案。
患者是一名香港印尼籍外傭,於去年十二月初到本年一月,返回她的家鄉印尼。她於返回香港後6天開始出現發熱、發冷、作嘔和疲勞等病徵。並在本港醫院被確診為間日瘧,現時情況穩定。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衞生署 18/1/05)
[編輯註:旅客前往瘧疾流行地區,應採取防蚊叮咬措施,並諮詢旅遊醫學醫生是否需要服用預防瘧疾藥物。]
從去年10月到本年1月中為止,在碧瑤市總共有38宗腦膜炎球菌病病例,其中18人死亡。而在科地耶拉區不包括碧瑤市在內的地方,就發現有40病例,其中12人死亡。每星期的新增個案總數現己下降。
新的腦膜炎球菌血症個案己在敏企省被証實,而4個腦膜炎球菌血症病例己在南方的棉達尼奥島上的醫療中心內被隔離。
(資料來源:世界衞生組織 19/1/05, 中央社 20/1/05, 台灣疾病控制中心21/1/05)
[編者註:到碧瑤市旅遊的人士,應考慮接種腦膜炎疫苗,避免與發燒及有嚴重頭痛的人士作親密接觸,並經常洗手和保持良好個人衞生習慣;回港後若感到不適,應立即求診,並告知醫生有關的外遊記錄。]
印尼災區的疫症數字正在上升,亞齊省證實有67宗破傷風個案:45宗在班達亞齊,15宗在米拉務,6宗在實格里鎮。病者是在災區裏尋找屍體或物件時受到感染。
至於印度,泰國,馬來西亞,馬爾代夫及斯里蘭卡,暫時還末有疫症爆發的報告。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23/1/05)
越南衞生官員證實一名仍在河內醫院留醫的男子染上禽流感,亦是首都的首宗禽流感個案。他的哥哥住在北部太平省,早前死於肺炎及證實感染禽流感H5病毒。由於病者曾照顧患病的哥哥,個案令人關住禽流感病毒人傳人的機會。這家人也曾一起食用了一隻從市場上購買的鴨子,並喝了未經煮熟的鴨血。衞生官員已重申勸喻市民不應食用未經煮熟的鴨血或其它家禽製品。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所有食用家禽須煮熟至攝氏 70度以上,即肉色不再是淺紅色。
在過去3週內,越南已有9人死於禽流感,大部份住在南部省份。世衞擔心禽流感病毒在春節期間會迅速擴散,因雞隻為越南賀節的重要食物。世衞暫時並沒有對越南提出旅遊限制。
泰國東部羅勇府發現20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鬥雞。當地官員相信這些雞隻是受野鳥感染。
(資料來源:世界衞生組織21/1/05; 新華網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