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健康服務 2005 年

旅遊情報

旅遊情報

旅遊情報摘要 (2005年4月17日)

安哥拉:馬堡出血熱 [更新-4]

馬堡出血熱疫情持續影響安哥拉,直致本月十四日已有224人受到感染,當中207人死亡。約八成個案來自於相信為感染源頭的威熱省,其他受到影響的省份包括:首都羅安達、卡賓達、馬蘭熱、薩伊、南寬紮和北寬紮。



鄰國贊比亞政府已在與安哥拉交界的西北省、西方省和南方省發出馬堡出血熱警報。



世界衞生組織表示目前未有證據指馬堡出血熱可經由一般性日常接觸傳播,因此該組織不會建議禁止旅行者到訪安哥拉,但建議旅行者出發之前應留意當地最新疫情形勢以及避免與患者作出密切的接觸。健康欠佳而可能需要入院醫治的旅行者應該考慮延遲非必需的旅行計畫。



世衞還建議在安哥拉有接觸紀錄的旅客應被視為接觸者而需接受醫學觀察21天及每天測量體溫。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 15/4/05,世界衞生組織13-15/4/05)

 

伊拉克:皮膚型利什曼病

過去兩星期,離巴格達120公里的巴庫巴共出現250宗皮膚型利什曼病的新個案。



利什曼病是經由雌性白蛉叮咬後而傳染,可導致毁容及破壞皮膚組織。利什曼病與惡劣的衞生環境有關,因為白蛉常於垃圾堆中滋生。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5/4/05)

 

吉爾吉斯坦:狂犬病

在2004年,該國只有6人死於狂犬病。在吉爾吉斯坦的奧什,最近有兩人因狂犬病死亡。



狂犬病的主要病源為野生動物(狼、狐狸)及家畜(狗、馬、牛)。野生動物會襲擊家畜以獲取食物,而這些家畜因而被感染繼而傳播狂犬病。



(資料來源:世界疫症情報網8/4/05)

 

孟加拉:絲蟲病

孟加拉有數百萬人感染絲蟲病。該種由蚊傳播的寄生蟲病最初只局限於該國北部地區,但現已傳至該國近半地方,近7,000萬人受威脅。這些地區約一成的成年人血液中可能帶有具傳染性的絲蟲幼蟲。



(資料來源:東盟疾病監察網12/4/05)

 

日本:乙型肝炎

在日本,近年感染甲種乙型肝炎的人已上升兩倍。去年感染甲種乙型肝炎有13人,而在2001至2003年,則每年只有5至6人受感染。此外,在已捐的血液中,帶有甲種乙型肝炎病毒的情況亦大幅上升。



甲種乙型肝炎在歐洲北美流行,相信經由性接觸傳播。約一成成人染上甲種乙型肝炎後,會發展成慢性肝炎。



(資料來源:東盟疾病監察網11/4/05)

 

吉林:腎綜合症出血熱

吉林省松原市近日出現流行性出血熱疫情,當地已有四人染病,其中一人死亡。吉林省疾控中心已派人到疫區進行防疫,滅鼠運動亦在進行中。



今年第一季出血熱發病571例,比去年同期上升八成七。主要是鼠密度過高,重點人群疫苗接種率過低。



(資料來源:新華網11/04/05,16/4/05)

 

內地:本年首季傳染病統計

本年首季度內地的法定呈報的傳染病數居前五位依次為:肺結核乙型肝炎、淋病、痢疾、麻疹,佔發病總數的86%。與去年的情況比較,麻疹已取代甲型肝炎成第五種最常見的傳染病。



報告死亡數據前五位的傳染病為:肺結核狂犬病乙型肝炎、愛滋病、流行性腦膜炎,佔死亡總數的82%。與去年的情況比較,流行性腦膜炎已取代新生兒破傷風的成為第五種殺手傳染病。



第一季度全國累計報告流行性腦膜炎超過1,200宗,死亡11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宗。



(資料來源:國家衞生部15/4/05)

 

台灣:登革熱

台灣去年一月至四月期間沒有發現本地登革熱個案,但今年同期卻高達12宗,而今年同期由境外地傳入的登革熱病例有7宗。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14/4/05)

 

澳洲(昆士蘭):登革熱警報

澳洲昆士蘭省埃默來市證實一宗登革熱個案,患者在偏遠的昆士蘭北部受到感染。當局提醒埃默來市的居民應採取預防家居蚊子滋生的措施。



(資料來源:東盟疾病監察網 15/4/05)

 

馬來西亞:登革熱

從三月底至四月初為止,每星期约有500宗登革熱個案呈報予馬來西亞衞生部。今年登革熱已引致39人死亡。流行的熱點包括雪蘭莪州及吉隆坡。



(資料來源:東盟疾病監察網 11/4/05)

 

印尼:瘧疾

印尼馬魯古省衞生當局宣佈恭榕島發生瘧疾疫症,自三月中有700 人需要接受瘧疾的治療,其中16 人死亡。估計瘧蚊來自附近的湖水。當局已在患者房子裡噴洒殺蟲藥。



(資料來源:東盟疾病監察網12/4/05)

 

亞洲:結核病〔更新〕

全球約有二千萬宗結核病的個案,而當中四成個案是來自東南亞。每年東南亞約出現300萬宗新個案,而每天約有1,500人死於結核病。東南亞國家正積極採用國際間建議的治療策略以控制結核病的情況,每年超過二十五萬人亦因此而得到救治。



印尼的占碑省,於2003年有超過三萬名居民染上結核病,比2002年大增七成。



(資料來源:東盟疾病監察網 9 & 11/4/05)

 

亞洲:禽流感〔更新-33〕

禽流感持續影響亞洲地區,自2003年年底起禽流感在亞洲地區已令80人受到感染,當中51人死亡。



越南受影響最嚴重,近日再發現數宗個案,最近一名患者同時感染愛滋病和禽流感病毒。她住在廣寧省,越南其中一個受愛滋病影響較嚴重的省份。而在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初步發現有七成鴨子帶有禽流感H5病毒。由於大量鴨子自由活動於稻田和三角洲中的水道,因此禽流感病毒可藉着鴨子擴散到其他省份。



柬浦寨,衞生部證實早前在貢布省的死者是第三宗禽流感個案。女童所住的村莊在她病發前兩星期並沒有家禽死於禽流感。曾接觸女童的人沒有出現禽流感病徵,因此經由女童傳播禽流感予他人的機會並不大。



據媒體報導,泰國現時有過百萬隻鬥雞和有證據顯示受感染的鬥雞曾令至少8人染病。



台灣關渡公園採集的候鳥排泄物樣本中,首次發現H7N3型禽流感病毒,但這種病毒對人畜不具感染性。



(資料來源:世界衞生組織 12 & 14/4/05, 世界疫症情報網12-14/4/05 & 中新網12/4/05)